[出處] 以下文章引用自: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4725347.shtml
http://www.digitimes.com.tw/n/article.asp?id=0000122341_YAF43MAP3IOHDB2CK7QFA
------------------------------------------------
[文章]
易利信:電信業基本面長多 |
| ||
易利信總裁暨執行長思文凱(Carl-Henric Svanberg)8日指出,遇到這波經濟危機,全球各行各業都受衝擊,但人們對手機通訊的需求並未減少,因此電信產業所受波及相對較小,長期基本面仍然樂觀。 易利信派出兩支隊伍參與Volvo環球帆船賽,思文凱與易利信副總裁洪凱申、大中華區總裁馬志鴻等,一起邀請亞洲區客戶和分析師到青島觀賞這場全球最長里程的帆船賽事,並在巴塞隆納電信展前,與客戶分享對電信市場最新展望,以及第四代行動通訊LTE、網路電視等新技術。 思文凱說,全球去年行動通訊用戶數已達40億戶,行動電話從大城市走入非洲等金字塔底層等新市場,在這波經濟危機中,電信業受到的影響最小,雖然民眾延長使用手機的時間,使採購手機量減少,但通信需求卻不會減少。 他表示,大陸去年發出三張3G執照,易利信除了發展WCDMA的3G技術,要在中國聯通拿下好成績,也會全力發展TD-SCDMA,在手機晶片上,易利信與意法半導體合資成立的ST易利信新公司已在大陸布局天碁公司,生產TD-SCDMA的手機晶片。 思文凱預期,一項通訊技術通常會有20年生命周期,GSM從1990年發展到去年已來到最高峰,WCDMA從2001年開始發展將會延續到2020年,WCDMA與大陸的TD是姐妹技術,易利信在TD上很快就會趕上大陸業者 |
| 大陸廠商步步進逼 易利信市佔不減反增 |
| 2009/02/09 - 網通 - 沈勤譽/青島 |
全球電信設備龍頭易利信(Ericsson)與大陸龍頭華為的競爭浮上檯面,雙方近日在全球多項指標性標案都共同瓜分訂單。易利信總裁暨執行長Carl-Henric Svanberg強調,華為在近10年的進步有目共睹,但易利信從2003年至今市佔率反而增加了10個百分點,顯示華為主要是從其他供應商增加市佔,易利信會持續鞏固並擴張自己的市場。
易利信身為全球電信設備龍頭,但面臨大陸廠商華為與中興通訊的激烈競爭,1月中國移動採購的WCDMA設備標案中,華為、易利信與中興分居前3大供應商,分別拿下2~3成訂單,北歐最大電信營運商TeliaSonera,則選擇易利信與華為為長程演進(LTE)系統供應商,另外在其他主要市場的3G或LTE標案中,易利信也常與大陸廠商瓜分訂單。
Svanberg對此強調,易利信在2003年的市佔率約為33~34%,現在已經提升到43~44%,反而增加了約10個百分點,至於華為在近10年有很大的進步與斬獲,但主要是從其他陷入困境的設備供應商取得市佔,易利信希望持續鞏固並擴展自己的市場,同時也會持續參與戰鬥。 他進一步說,電信產業的競爭一直沒有停過,從固網到行動網路、從多媒體到服務,產業持續在演進中,大約歷經了10次的技術變革,每次都產生不同的競爭格局,但易利信在每次的競爭中最終都能脫穎而出,持續成為領導者,我們無畏各種競爭。 對於金融海嘯與經濟衰退產生的衝擊,Svanberg認為,經濟情勢的變化對任何行業勢必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所幸電信產業與人類生活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此電信市場的衝擊一定比其他行業相對較小,長期而言我們對電信產業仍相當樂觀。 他強調,2008年全球行動用戶突破40億戶,行動寬頻的成長也相當迅速,使得易利信營收成長11%,不僅高於市場平均水準,也是業界獲利最佳的公司,擁有現金高達45億美元,營運表現仍相當穩健 不過,易利信因應景氣變化,仍宣布了大規模的裁員與成本撙節計畫。Svanberg說,隨著電信產業往全IP的趨勢移轉,硬體與軟體的投入可望減少,加上考量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不得不未雨綢繆、強化成本控制與工作效率;不過,易利信員工從2003年的4.7萬人增為2008年底的8萬人,已有很大幅度的成長,通常上市公司只會宣布裁員人數、但不會宣布徵員人數,如果加上新招募的員工,到了2009年底易利信員工數可能不減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