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Finance]選股的核心原則

[心得]


[出處] 以下文章引用自:
http://valueguide.blogspot.com/2006/09/blog-post_11.html

------------------------------------------------
[文章]

市面上有許多選股程式或關於如何選股的書籍或文章,讓人看得眼花撩亂無從取捨。但看太多選股技巧反而讓投資人迷失在細節中而見樹不見林,失去了宏觀的視野,喪失了提綱挈領的指導原則。

如果投資人有足夠的財務知識看懂公司財務報表,其實選股沒那麼複雜。回歸到價值投資的基本原則:以遠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好公司的全部或部分。這句話看似普通,但如我們仔細體會其中意思並予以解讀,就可發現它包含了五個重要的觀念在裡面。

第一個是「價值」的觀念。雖然世上各種事物的價值頗為主觀,常因人而異,但大多數物品的價值基本上仍有一定的評價基礎可循,而非神來一筆。尤其是一家企業的價值評價基本上有一套已為大多數人接受的方法:其價值等於企業生命期間所有現金流量折現值的總合。至於實際上要如何估算則屬於每位投資人的能力範圍(Circle of Competence)。如果投資人無法合理地估計一家公司的約略價值,基本上他就不應該購買該公司的股票,或不適合自行做投資決策

第二個重要觀念是「價格」。每個人都知道價格,柴米油鹽、汽油、早點、麥當勞、星巴克、超商的便當等每天都提醒我們價格這件事。日用物資的價值與價格之間很少會大幅背離,因為這些東西大概值多少錢大家都很清楚。但也正由於價格是如此生活化,以致於我們對價格和價值的區分鈍化了,而且下意識地把它延伸到股票的買賣。但很不幸地股票的價格與價值關係卻離我們的理解範圍太遠了,日常物品的價格與價值關係的概念在此毫無用處。市場先生(Mr. Market)是Benjamin Graham在智慧型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這本書中提出的譬喻,第一次生動地解釋了股票市場的價格行為。群眾心理因素可能會使股票價格大幅背離其合理的價值,因此投資人如何看待價格的波動就非常重要。巴菲特不時強調,如在一定智商以上EQ就是關鍵因素,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性情(Temperament)決定了投資的成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