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Life]致富非做不可的兩件事

[心得]


[出處] 以下文章引用自:


------------------------------------------------
[文章]

書名:《致富非做不可的兩件事》

作者:凱瑟琳.麥克布林

譯者:凌瑋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餐巾紙的背後 視覺思考的祕密

別鬧了。

只是一張早餐用過的餐巾紙,就為公司爭取到倫敦最大一宗線上教學專案?不用電腦或酷炫程式、不勞投影機,只要幾個圓、幾根箭頭,就能替Google、eBay、富國銀行等大企業解決問題,包括擬定營運策略、推新產品、設計技術平台?

沒錯,這是商業世界的新法寶:利用視覺化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出這套系統的企管顧問羅姆,單憑科技含量為零的餐巾紙、白板和一枝筆,遊走在IBM、時代華納、沃爾瑪、輝瑞藥廠等大公司,教他們信筆畫圖,解決經營上各種疑難雜症。

化繁為簡 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羅姆的方法並不難,就是化繁為簡,將複雜的文字說明,化約為簡單幾張圖案。羅姆觀察,做生意的竅門在於如何解決問題,而所有的問題,最後都可以歸納為六個W,亦即人與事(who and what)、多少(how much)、何時(when)、何處(where)、如何做(how)以及為何(why)。只要學會用圖象表達六個W,難題幾乎都能迎刃而解。


例如,羅姆的公司曾接到一家年營業額百億美元的大出版集團求救,要他解決公司知名度太低、無法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問題。這家出版社之前已請品牌公司診斷過,診斷書密密麻麻高達數百頁,看都看不完。

羅姆拿出紙筆,只用一張圖表,即清楚表達這家出版社面對的六W問題。出版社後來把圖裱起來,用來對外解釋公司目前及未來的市場定位。兩年後,公司順利上市。

視覺化思考之所以能成為行銷的絕妙工具,主要是它簡單(只要會畫圓圈、三角形、箭頭等基本圖形)、方便(紙與筆即可),況且在表達時,手繪圖案往往比電腦繪圖更容易讓人記住,又一目瞭然。

用圖象畫出要解決的問題之後,還可以依照羅姆整理出的視覺思考四步驟,檢驗圖案是否切中要害。

一、觀看:是蒐集資訊並且過濾資訊的過程。問題是什麼?有多少?少了哪些?能一眼看出什麼,哪些東西礙眼?

二、觀察:是選擇和歸類的過程。這圖案是什麼?之前看過嗎?有沒有規律或特別突出的訊息?哪些東西要過濾?重點順序是什麼?可以看出互動關係嗎?

三、設想:這是幫助你看到沒有出現的東西。這圖案在哪裡看過?和從前看過的有什麼共通點?有沒有更好的方式重組圖案,讓它更清楚?能不能調整圖案,看到原本看不到的東西?

四、展示:清楚呈現你的想法。在你設想的圖案中,哪三張最重要?重新審視最初見到的問題,用現在這種展示方式恰不恰當?

羅姆體會,做生意就是說故事,懂得看圖說故事,也能做出好生意。拿出紙筆試試看。(文/蕭富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